介绍了复分解法、间歇鼓泡碳化法、连续喷雾碳化法、超重力碳化法、乳液法、溶胶-凝胶法等纳米碳酸钙的主要制备方法,并就纳米碳酸钙的性质及其在橡胶、塑料、涂料、油墨、造纸、医药、其它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,最后对其发展的广阔前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首先讨论了SiO2对钾长石-硫酸钙-碳酸钙反应体系及钾长石分解率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SiO2加入量越多,钾溶出率越低,最佳反应温度为1050℃,反应时间为50 min;之后对焙烧产物进行了XRD分析,发现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钙和铝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<正>CaCO3主要有三种晶型:方解石,文石和球霰石[1-3],方解石是CaCO3晶体最稳定的晶型,球霰石是最不稳定的,文石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。在生物矿物中经常发现有文石和方解石的存在,具有结构功能和光学等性能[4],是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讨论了通过在PVC中加入纳米碳酸钙进行填充,通过实验表明:表面处理纳米碳酸钙时,以多元复合酸、硬脂酸纳、椰子油复合较好;纳米碳酸钙经过陈化后,改良了加工性能和分散性,陈化时间以2~4d为宜;在纳米钙中加入15%~25%的重钙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本文介绍了重质碳酸钙在塑料行业的应用发展,分析了塑料用重质碳酸钙产品精细化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选择、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等主要因素,在原料满足要求前提下,加工设备与工艺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。结果表明,立式磨等节能装备及工艺促进了塑料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使用碳酸钙(CaCO3)晶须对不饱和聚酯团状(BMC)模塑料进行增强,对偶联剂的选择、晶须加入量以及塑料流动性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。与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的BMC模塑料相比,CaCO3晶须增强的BMC模塑料机械强度适中,流动性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制备了可聚合非离子硼酸酯(BE)/甲基丙烯酸甲酯(MMA)/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,生产出经其改性的PVC树脂,并按管材配方混料,分析了试样的力学性能;并考察了改性PVC树脂在管材中的应用情况。结果表明:①生产BE/MMA/纳米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以水为溶剂,以丙烯酸(AA)、甲基丙烯磺酸钠(SMAS)和马来酸酐(MAn)为单体聚合制备出一种超分散剂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制备该超分散剂的较佳工艺条件:单体质量配比为m(AA)∶m(MAn)∶m(SMAS)=10∶3∶3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在CO2气体浓度和晶型控制剂H2SO4加入量不变的条件下,采用间歇鼓泡碳化法制备碳酸钙基复合钛白。研究了Ca(OH)2初始浓度、CO2气体流量的优化参数。结果表明:TiO2颗粒比较稳定地镶嵌在碳酸钙基体上,随反应时间的进行,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采用丙烯酸六氟丁酯/丙烯酸丁酯对纳米碳酸钙颗粒进行表面聚合改性,在聚氯乙烯(PVC)聚合后期加入表面改性纳米碳酸钙,生产出增韧改性PVC。结果表明:丙烯酸六氟丁酯/丙烯酸丁酯/纳米碳酸钙质量比为2∶8∶90,PVC聚合后期加
2011年04月08日 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