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(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,MICP),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一项多学科交叉的技术,工程技术人员将它引入到土木工程中,使得土体各项性能得以改良;
2021年10月14日 更新设计了5种活性碳酸钙(填料)用量不同的丁腈橡胶(NBR)配方.采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得了在3个不同温度下的硫化特性参数,利用相关的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模型,研究了活性碳酸钙用量对丁腈橡胶硫化动力学的影响.结果表明:在焦烧期时,NB
2021年10月14日 更新碳酸钙诱导结晶速率受到水中多种因素的影响,采用pH-stat法对pH值、过饱和度、钙和镁离子活度和金属离子(铁、锰)等因素对碳酸钙诱导结晶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.结果表明,当pH值在8.0~10.0之间,过饱和度在1.4~4.0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用微米级碳酸钙对丙烯-1-丁烯共聚物进行了填充改性,研究了高填充量碳酸钙对试样物理性能、结晶性能、熔融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在丙烯-1-丁烯共聚物中填充其质量20%~40%的微米级碳酸钙可以提高基体树脂的弯曲模量、冲击强度,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以碳酸钠和氯化钙为原料、十二烷基磺酸钠(SDS)和聚乙二醇(PEG)为晶型控制剂,采用复分解方法制备了碳酸钙中空微球。利用FESEM、FETEM、XRD和FT-IR等分别对样品的形貌、结构和晶型进行表征,并考察了反应温度、晶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本文研究了晶型、表面改性等对纳米碳酸钙性能的影响。加入0.6%山梨糖醇作为晶形控制剂和10%硫酸钡作为无机表面改性剂,采用4%硬脂酸皂、1%磷酸酯偶联剂和1%柠檬酸酯作为有机表面处理剂时,制备的纳米碳酸钙,比表面积为30.6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采用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,在反应过程中调整碳化Ca(OH)2生浆浓度为6%~10%、起始温度为20~26℃、硬脂酸用量4%,可制得粒径50~90 nm、吸油值23~27 g、比表面积23~28 m2/g的纳米碳酸钙;该纳米碳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研究了不同助剂对于聚乙烯/碳酸钙体系的模头析出改善效果,析出模拟实验表明,对模头析出改善的效果:硬脂酸钙>硅酮>无添加体系>聚乙烯蜡体系,对几个体系的粘度及熔体强度等熔体行为研究表明,硬脂酸钙的一方面其润滑作用降低材料粘度,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以六偏磷酸钠作为晶型控制剂,在碳化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压的方式制备出分散度较好、粒径可达到微纳米级别的碳酸钙,形貌呈明显的棒状。研究了反应温度、反应时间、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、氢氧化钙的浓度等实验条件对制备碳酸钙样品的影响,得出制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以十二烷基磺酸钠(SDS)为控制剂,无水碳酸钠和D-葡萄糖酸钙为原料,采用"一步法"制备了大小均一、分散良好的球状碳酸钙,考察搅拌方式、控制剂用量、反应温度、碳酸钠浓度、陈化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,确定最佳反应条件,利
2021年10月13日 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