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试验室条件下,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超细磨的研究,采取添加分散剂、合理的球比的方式,在固含量70%的条件下,可获得-2μm含量97%的结果,并进行工业性试验,在固含量73.2%的条件下,也获得-2μm%含量96.97%的工业性指
2009年03月19日 更新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,测定了改性前后碳酸钙粉体的活化度、沉降体积、黏度,并用红外光谱(IR)对改性粉体进行了表征。结果表明:改性后的碳酸钙粉体的活化度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提高,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2%
2008年10月06日 更新实验对加添了不同质量比例的高细度研磨碳酸钙(GCC)的单次涂布铜版纸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比较,结果表明,高细度GCC不仅可以替代部分高岭土来降低生产成本,而且可提高纸张的拉毛强度、白度等。
2008年07月29日 更新采用硬脂酸、钛酸酯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、磷酸酯及其不同配比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。通过对改性效果分析,讨论各改性剂的改性特点及最佳配比,寻找碳酸钙的改性最佳工艺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,按活性大小改性剂的排序为:硬脂酸>钛酸酯
2008年04月03日 更新采用有效容积依次递增的预塔、中塔、后塔三个碳化塔串联,塔内气液连续逆流操作、塔间气液连续并流或错流操作,严格控制氢氧化钙浆液的浓度、流量、温度和碳化气的浓度、流量,并通过pH计或电导仪进行跟踪检测碳化度,可实现纳米碳酸钙生产
2007年12月24日 更新为了获得行星式球磨机中重钙的湿法超细粉碎动力学模型,用BS模型研究了重钙的湿法超细粉碎过程。研究表明行星磨中重钙的湿法粉碎动力学方程为:R(x,t)=R(x,0)exp[-(9.0501Kx2.7640t)0.3779],K
2007年11月26日 更新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,使用激光粒度仪对自制针形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粒径分析。考察了超声分散时间、分散剂浓度、纳米碳酸钙溶液浓度等因素对纳米碳酸钙粒径测定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除超声时间、分散剂浓度外,碳酸钙溶液浓度对粒径的测量影响也
2007年07月31日 更新通过在两相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马来酸酐(MAH)的方法,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引入羧基、羟基、双键等活性基团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,并通过调节马来酸酐的用量,有效地控制纳米碳酸钙的极性和表面能。接触角实验结果表
2007年06月28日 更新经小试、中试(70t/a装置)、工业化试验(25kt/a工业装置),在自研的多组分结晶导向剂的作用下,较高温度(35~75℃)、较高浓度(7%~12%)碳化工艺条件下合成粒度分布均匀,粒径为10~20nm,长径比为15~20
2006年11月10日 更新本文介绍了大型超细搅拌磨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,以及在重质碳酸钙粉碎中研磨机的应用历史和设备的发展过程,设计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并且具有知识产权的超细磨矿设备--大型立式超细搅拌磨机,提高了产品品质,降低了能耗,在亚微米级重钙
2006年09月01日 更新